新闻资讯

以绿色转型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资源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指明向绿色转型是我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绿色转型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绿色转型和国家、区域或城市、乡村的绿色转型,中观层面的产业绿色转型,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或个体的绿色转型,目的是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本文重点讨论宏观经济层面的绿色转型,认为重点应该从技术、产业、金融三个方面系统推进。
 
首先,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转型的引擎。
 
解决资源节约、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等问题需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生产、产业优化同样要依靠技术创新。
 
企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绿色技术的发起者、需求者、集成者和实施方。当前激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绿色技术的转移,要特别重视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由追赶型经济时期的“模仿式创新”走向创新型经济的“自主创新”,对保护知识产权的诉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很多技术是属于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领域,若无严格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倾向于将这些技术严加保密,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反而能够加快绿色技术在企业间和行业间的转移转化。
 
此外,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很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产学研等创新主体加强合作,从而促使专利技术以更成功、更快捷的方式源源不断地产出并及时进入市场,这无疑非常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速度。
 
其次,绿色产业是绿色转型的着力点。
 
发展绿色产业有三个主要路径:
 
一是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转型,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包括制造业、农业、能源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传统实体经济产业的绿色化转型;
 
二是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即同样的经济产出伴随较少的资源消耗或负产品,主要指生态旅游业、文化产业这类知识密集型产业;
 
三是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高产出并与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这类产业以“全要素生产率高、环境影响低、资源集约利用高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为突出特点,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成为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导。
 
政府在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早期的培育、规划和引导,到相关技术标准的出台及融资支持、就业培训、创业辅导和税收优惠等制定系列支持措施。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绿色产业政策引导,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加快培育绿色新兴产业,以产业的绿色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绿色金融是绿色转型的助推器。
 
绿色金融是指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提供金融服务,其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支持绿色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国内外的实践中,绿色金融覆盖了绿色信贷、证券市场、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经济的绿色转型,需要充分发挥各类绿色金融工具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使各种资源倾斜于绿色产业,提高绿色项目产业的融资优势,使环境型、资源浪费型企业与绿色产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迫使高污染行业产能落后行业转型或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绿色金融要分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风险,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资金支持,提高企业防范创新风险的能力。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较晚,存在配套政策和法律政策不健全、尚未形成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缺乏统一的绿色项目目录和绿色产业识别标准、金融机构参与度不足、绿色金融产品匮乏等问题。未来亟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绿色金融体系,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支持绿色创新,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这将极大地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进程。